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市民參與內容

國賠審議納入市民參與之法制上可行性評估報告


 國賠審議納入市民參與之法制上可行性評估報告
 
緣起
「開放政府、全民參與」為柯市長施政理念,加以民間團體提案陪審制,又適逢司法院研議多年國民法官法將於112年1月1日施行,故臺北市政府法務局在北市既有的參與式預算、公民咖啡館等市民參與制度外,嘗試於對於人民請求國家賠償案件之審理程序中納入市民多元意見,試辦國賠「陪審制」及「參審制」。
 
試辦命題
國賠審議是否為市民參與適當類型? 陪審制、參審制是否可彰顯市民多元意見? 又國賠本質上為行政程序在「行政一體 (平等原則)」與「行政效率」原則的要求下,陪審制、參審制得否兼顧「請求權人權益」?
 
試辦規劃
1.審議案件挑選:自過去已結案件中挑選事實及爭點明確者2案。
2.審議委員選取
陪審制:由北市府法務局洽資格符合且有參與意願之傑出市民、洽公民眾,依其年齡及職業挑選9位正取委員及3位備取委員。
參審制:由6位專家學者及6位市民委員,加上主席1位,共13人組成。
3.審議程序
陪審制:主席只主持會議,審前作法律要件講解及爭點說明,但不參與表決。審議時,由市民委員各自表達意見、填寫審議意見書,主席依過半數之委員意見作為決議。
參審制:主席主持會議並參與表決,審議時,由委員各自表達意見後,主席綜整多數委員之意見作出決議。
 
回饋及評論
1.問卷調查:針對市民委員、專家學者委員、賠償義務機關及承辦科問卷調查。
2.觀察員:邀請民間團體代表、市政顧問、法律及公行專家學者,共9人,於審議現場擔任觀察員,會後參 與研討會並撰寫《觀察報告書》(下載)。
 
試辦成果評估
1.命題分析
*是否實現多元意見表達
*是否達到行政程序簡化
*是否做到相同案件相同處理
2.前提與配套措施
*法制化之必要性
*強化市民委員來源之普遍性與多元性
*設定條件小規模參採
*加強法治教育與程序說明
 
結案報告
「國賠審議納入市民參與之法制上可行性」評估報告書(下載)新聞稿 董祥開觀察報告書 黃銘輝觀察報告書 張南薰觀察報告書 陳為祥觀察報告書 林俊宏觀察報告書 顏玉明觀察報告書 林光彥觀察報告書 吳景欽觀察報告書  林文凱觀察報告書 成果評估  評估報告書  相關表單下載